福建省巾幗館

                                                                            追求平等 筑夢未來
                                                                                                                      --福建婦女運動百年歷程解說詞



     各位領導、各位姐妹:
     歡迎你們來到福建巾幗館,參觀“追求平等 筑夢未來” 福建婦女運動百年歷程圖片展覽。請大家跟我往前走。
 
     福建巾幗館于2014年開始籌建,2016年3月8日完工。是我省第一個反映百年婦女運動的以女性為主題的展館,展館共分4個部分,以圖片形式,反映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改革開放新時代,福建婦女運動的光輝歷程。
     今天,八閩女性高揚“巾幗建新功,共筑中國夢”的時代主題,以昂揚的風貌和嶄新的業績,迎接婦女事業更加美好的明天。
下面,請大家隨我參觀。
     黨的主要領導人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對婦女事業和婦女工作的精辟論述。


                                                                               第一部分 覺醒抗爭求解放

     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中,福建婦女解放運動開始興起、發展和壯大。福建婦女積極投身到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統治的斗爭中,為追求男女平等吶喊、抗爭,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

     放前仆后繼,英勇斗爭,在八閩大地上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巾幗贊歌。
     請大家看第一單元 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的誕生
     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出版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910年8月,在哥本哈根召開的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會議上,著名國際社會主義婦女運動領袖克拉拉?蔡特金女士提議,將每年3月8日確定為國際婦女節。
這是女權運動的先驅之一何香凝,1924年3月,她主持了在廣州舉行的第一次紀念“三八”婦女節集會,提出了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制度,維護婦女權益的口號。

                                                                      婦女改革
   請看第二單元 辛亥革命前后福建婦女的覺醒
   第一次鴉片戰爭后,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同時推動了思想啟蒙運動和福建女子教育的開啟。康有為、梁啟超最早提倡男女平等。
   嚴復,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主張以女子自由、自強、自立作為婦女解放的宗旨。
   王眉壽女士,福建福州人。1905年起在福州相繼創辦女子學堂,開創了福建女子教育先河。
   1903年,福建省第一所官辦師范學堂—全閩師范學堂誕生。圖為該校設置的幼稚師范科的一年級學生。
   福建教育總會積極推進教育制度改革。圖為該會1907年創辦的新式女子學堂—福建女子職業學校第一期學生畢業式合影。
   這幾張照片反映的是教會在福建創辦的女學。
   福建是著名僑鄉,具有愛國愛鄉、“捐資助學”的優良傳統。1917年,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在集美創辦了女子小學。
   這幾位是最早走出國門的福建女留學生。
   許金訇,福建福州人。中國最早留洋的女醫學博士,1898年作為中國婦女代表參加在英國倫敦召開的世界婦女協會代表大會。
   伍哲英,福建長樂人。1921年創辦中國紅十字總會第一醫院護士學校,為中國人自辦的第一所護士學校并任校長。
   周淑安,福建廈門人。為中國現代第一位專業聲樂教育家、第一位合唱女指揮家、第一位女作曲家。曾組織我國第一個女子合唱隊。
   王世靜,福建閩縣人。1929年1月任私立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第一任華人校長。
   方君璧,原籍福建福州,美籍華人。第一個考入國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的中國女學生,作品入選“巴黎美術展覽會”的第一位中國女畫家。
   這部分是主要講的是反對纏足,解救婢女。
   這一部分介紹的是福建籍和在福建活動的辛亥革命女杰。
   孫中山領導的推翻封建清王朝的民主革命,從一開始就將男女平等、婦女解放植入革命綱領之中。福建婦女不讓須眉,在辛亥革命中覺醒奮起。
   陳粹芬,福建廈門人。孫中山先生早期革命伴侶。追隨孫中山在日本和南洋從事革命活動。
   秋瑾,生于福建廈門。中國婦女運動先驅。由于祖父和父親宦游于福建、臺灣,秋瑾15歲以前的生活空間主要在廈門和云霄。
   林宗素,福建閩侯人。中國女權運動先驅,辛亥革命后組織中國第一個女子參政組織——“女子參政同志會”并任會長。
   這是孫中山函復同盟會女同志,主張“提倡教育,使女界知識普及”,以致男女平等。
   曾醒,福建福州人。辛亥革命后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任命為婦女部長。
   方君瑛,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與秋瑾、林宗素等女革命家積極從事反清革命活動。
   陳意映,福建福州人,黃花崗烈士林覺民的妻子。林覺民在英勇就義前寫下的《與妻書》砥礪情深。

                                                                               女子教育
   請大家看第三單元,五四運動時期福建婦女運動的興起
   第一部分主要介紹的是馬克思主義、民主科學等思想得到廣泛傳播。
   五四運動后,福建女子教育有較大進展,大學開放女禁。女子中學增多,男女同校漸成風氣,婦女獲得更多受教育機會。
   1922年,廈門大學開放女禁,招收4名女生,成為中國最早實行男女同校的5所大學之一。
   在五四運動影響下,一批女作家沖破封建禮教束縛,創作了一大批富有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
   這是稱為福州三才女的廬隱、冰心、林徽因。
   這組照片反映了五四運動進一步沖破舊觀念舊習俗給婦女帶來的種種禁錮,新的生活方式悄然生長。

                                                                              婦女運動

   請大家看第四單元,中國共產黨成立和國民革命推動福建婦女運動發展
   福建從建團、建黨起,就注重發展女團員、女黨員。
   圖為共青團地委第一任婦女委員會書記游壽。
   余哲貞,中共福州地委第一任婦女部部長。犧牲時年僅20歲,是福建革命史上最早犧牲的中共黨員和婦女運動領導人之一。
   1926年,工農革命運動開始興起,婦女解放協會普遍建立。同年4月,福建省第一個婦女群眾組織—福建婦女解放協會在廈門成立。

   請大家看第六單元抗日戰爭時期,福建婦女運動快速發展。
   1937年9月3日,由共產黨領導的廈門兒童救亡劇團成立。上圖為1938年8月,鄧穎超(后排右起第5人)接見了正在廣州演出的劇團全體團員。 
福建省抗敵后援會婦女救護隊在軍事訓練。
   1938年3月6日,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會菲律賓分會主席顏敕,代表分會匯款1萬元慰勞八路軍將士。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和副總指揮彭德懷給顏敕的復函。(針對港澳臺)
   李林,福建龍海人、歸僑。1940年4月,在日偽軍對晉綏邊區掃蕩時為掩護機關和群眾突圍,身負重傷,被日偽軍包圍后,將最后一發子彈射向自己,壯烈犧牲,年僅24歲。
   陳康容,福建永定人,緬甸歸僑。1938年3月,受命留在閩西游擊區組織抗日活動。1940年因叛徒出賣被捕后遭活埋,年僅25歲。
莫耶,福建安溪人。1938年創作了抗日愛國歌曲《延安頌》。
抗日戰爭勝利后,在中共福建省黨組織的領導下,婦女積極參加反獨裁,反內戰、爭取民主、和平的民主運動,迎接解放大軍南下,迎接福建的解放。
   劉惜芬,福建廈門人。抗日戰爭勝利后以護士職業為掩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于1949年10月16日廈門解放前一天被國民黨絞死,年僅25歲。
   陳可珠,福建福州人。在連江縣沿海一帶開展革命斗爭, 1949年8月在戰斗中為掩護同志們安全轉移不幸被捕,后被槍殺,年僅24歲。
   1949年6月,為迅速奪取全國勝利,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隨軍服務團(簡稱南下服務團),在團長張鼎丞的帶領下,服務團歷時120天,徒步2500里抵達福州。圖為行軍途中的南下服務團女戰士。(針對老同志)
   1949年8月17日,福建省會福州解放。



                                                                     土地改革
   請大家看第五單元,土地革命時期福建婦女運動在艱苦斗爭中前進。
   這一組照片反映了土地革命時期,共產黨對福建婦女運動的領導和婦女領導機構的建立。
   1930年8月5日,中共中央給福建省委的信——對婦女運動的指示。
   1930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廈門召開第二次黨代會,決定成立省委婦女委員會。
   1932年3月,福建省蘇維埃政府在汀州成立,蘇維埃政府下設婦女部。圖為福建省蘇維埃政府婦女部舊址。
   這一部分反映了革命根據地推動男女平等的實踐。
   1929年7月,在毛澤東指導下創辦的新泉工農婦女夜校。夜校貫徹“創造新的工農的蘇維埃文化”的方針,培養婦女骨干力量。圖為新泉工農婦女夜校舊址、婦女解放歌、婦女課本。
   1930年3月18日至24日,閩西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通過的《閩西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宣言及決議案》,制定了“保護婦女青年條例”。
   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把實行婦女解放寫入《憲法大綱》。
   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頒布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土地法》,規定不分男女同樣有分配土地的權限,農村婦女第一次有了自己的 土地。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頒布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條例》確定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等原則。
   在保護和建設革命根據地艱苦歲月,男子上前線,婦女在后方勇挑支前、生產兩付重擔。其中最為突出的是中央蘇區模范鄉--上杭縣才溪鄉婦女,她們出色的工作使才溪鄉成為中央蘇區的一面紅旗。
   這是毛澤東《才溪鄉調查》中關于女代表的論述。
   這一部分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時期的福建女杰。這是蘇華、范樂春、曾志、張昭娣。
   這部分介紹的是參加長征的我省三位紅軍女戰士:吳富蓮、鄧六金、謝小梅。
   這部分是國民黨統治區的婦女斗爭。
   1927年“四·一二”政變后,國民黨建立了政權,并逐漸形成了以蔣介石為代表的獨裁統治,對共產黨實行殘酷的打壓和迫害。共產黨轉入地下,領導產業工人、進步學生和各階層廣大民眾,與國民黨獨裁統治進行了艱苦的斗爭。


                                                                    建設時期的半邊天

    現在請大家參觀第二部分

    請大家看第一單元,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福建婦女。
    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立即頒布法律,保障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社會和家庭生活等各個方面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婦女成為國家的主人,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大大提高。這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共福建省委對婦女工作的指示。
    1955年3月22日,福建省婦女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根據全國婦聯決定,1957年10月28日,福建省民主婦女聯合會改稱為福建省婦女聯合會。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新中國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
    從1950年到1951年,各地農村展開土地改革,婦女的名字寫上土地證,擁有了土地使用權。
    1951年,福建省開展首屆人民代表選舉,女代表比例達15%。
    在舊中國,婦女文盲比例達90%以上。新中國成立后,開展了大規模的掃盲教育。
    大田縣吳山鄉陳進四從文盲成長為學習榜樣和民校校長。圖為1958年8月4日,周恩來總理接見陳進四等全國第一次普通話教學成績觀摩會的代表。
    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新中國第一部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這是中國婚姻家庭制度的一項偉大變革。婦女擺脫了幾千年來封建婚姻的束縛,婚姻自主權利受到保障。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福建省民主婦女聯合會等委會發動婦女開展抗美援朝運動。
    1953年福建開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在農業合作化高潮中,全省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婦女達150余萬人。
                                                                             社會主義新福建
    請大家看第二單元,建設社會主義新福建。
    新中國成立后,福建婦女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在經濟建設、參與國家和地方事務管理、海防建設中涌現出一批杰出女性代表。
    1958年5月26日,毛澤東親切接見閩西革命老媽媽張龍地。
    劉少奇親切接見廈門小嶝島女民兵英雄洪秀樅。
    周恩來親切接見福建跳傘名將辛彩玲。
    鄧小平親切接見女臺胞、廈大老師柯秀英。
    1953年,國家頒布第一個發展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婦女以前所未有的勞動熱情和聰明才智投身到幸福家園的建設中。
    1958年,時任省委第一書記葉飛與婦女群眾交談。
    1958年,一萬多名惠安婦女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建造了福建省第二大的水庫——惠女水庫,這也是我國唯一的以婦女為主體興建的水庫。   1960年全國婦聯發來賀電,對惠女精神予以高度贊揚。
    1958年,惠安八位女青年來到荒無人煙、野獸出沒的大竹島,歷盡千辛萬苦,開荒種糧,支援國家建設。事跡在《福建日報》、《人民日報》發表之后,學習八女活動在全國20個省開展。
    為貫徹中國婦女三大提出的“勤儉建國,勤儉持家”婦女工作方針,1959年3月福建省婦聯在全省掀起了人人學技術、個個搞創造的“巧姐妹”競賽活動。
    福建依山傍海,全省森林覆蓋率全國第一。在社會主義建設高潮中,婦女耕山隊在人跡罕至的深山野嶺艱苦創業,為林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福建一大批優秀婦女加入共產黨,通過民主建政和普選運動,輸送到各級政權,在國家和地方事務管理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王于畊,新中國成立后的福建省首位女廳長。
    左英,新中國成立后任福建省衛生廳廳長。
    李葳,新中國成立后任福建省體委主任。
    新中國成立后,全省興辦了一批幼兒園、托兒所,使年輕的母親們減輕了家務負擔,走出家門參加生產和社會工作,兒童也受到良好的早期照顧和教育。
    新中國成立后福建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女生入學率不斷上升,有效提高了女性文化素質。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大力推廣新法接生,婦女和嬰兒的生命權得到基本保障。
    福建地處海防前線,長期承擔對臺積極防御的任務。沿海婦女勇敢承擔起巡邏、修工事、運彈藥、救傷員等任務,為保衛海防作出應有貢獻。
    這一組照片反映的是在上山下鄉運動中支農女知青的精神風貌。
    1966至1976年十年浩劫,福建婦女運動遭到嚴重破壞。1976年10月中共中央粉碎“四人幫”反革命集團后,福建婦女運動重新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


                                                                            改革開放立功勛
    現在請大家參觀第三部分,改革開放立功勛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開創了婦女發展的新時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下,福建婦女發揚愛拼敢贏,開拓創新的精神,積極投身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為推進福建科學發展譜寫新的篇章。
    這組照片反映的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對福建婦女事業的關懷和重視。婦女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
    請大家看第一單元  婦女發展的環境不斷優化
    福建省委、省政府將婦女發展納入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規劃,連續頒發了1995—2000年、2001—2010年、2010—2020年《福建省婦女發展綱要》,有力促進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領域進一步落實。

    請大家看第二單元,婦女發展取得新成效
    改革開放促進了福建婦女事業的繁榮發展,八閩大地的婦女發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為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 福建建功立業。
    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女性走上了各自的領導崗位,在參與決策和公共管理中發揮作用。
    這是在閩籍和在閩工作的副省(部)級以上女領導干部。
    我省政法戰線的女法官、女檢察官、女公安干警、女律師在維護司法公平正義和社會和諧穩定中發揮重要作用。詹紅荔是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
    在科技、教育、衛生、體育等社會生活領域,福建婦女作出了無愧于時代的貢獻。
    城鄉婦女自覺融入福建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為打造山清水秀、天藍水綠的美麗福建作出應有的貢獻。
    保衛國防,建設國防,親情擁軍,真情愛民,婦女為國防建設做出新貢獻。


                                                 圓夢路上譜新篇
現在請大家參觀第四部分,圓夢路上譜新篇

婦聯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基本職能是“代表和維護婦女權益,促進男女平等”。福建省婦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團結帶領全省婦女“巾幗建新功,

共筑中國夢”,在新的征程中實現婦女工作的新跨越。

                                                     婦聯工作
新中國成立至今,福建省婦聯已構建組織網絡。截至2011年10月27日,福建省婦聯已召開了11次代表大會。
婦聯組織以“雙學雙比”、“巾幗建功”活動為載體,組織和動員婦女參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認真履行代表和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能,創新維權機制。
省婦聯認真貫徹黨中央提出的把撫育、培養、教育兒童少年作為工作重點的要求,關心幫助兒童少年健康成長。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婦聯組織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主線,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促進了社會和諧、家庭和美。
適應信息時代媒體傳播特點,創新宣傳手段,多元化提升婦聯宣傳工作水平。

                                                                  婦女與國防
三八紅旗手和三八紅旗集體表彰活動始于1960年,這是全國婦聯系統授予先進婦女個人和集體的最高榮譽。
堅持黨建帶婦建,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推進固本強基工程,著力把婦聯組織建成婦女可信賴依靠的“溫暖之家”。
1989年10月,改革開放后的第一次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工作會議在福建召開,開創了基層婦女組織建設的新局面。


                                                        合作發展
這一部分介紹的是省婦聯直屬團體會員。
改革開放以來,福建婦女發揮閩臺“五緣”和僑鄉優勢,以服務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為主旨,以親情、友情、姐妹情為紐帶,為共同推進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發揮了特殊作用。


                                                                             婦女兒童
福建是全國第二大僑鄉。省婦聯發揮優勢,團結廣大港澳僑婦女為祖國和家鄉建設、為婦女兒童事業奉獻赤子真情。


福建婦聯加強與世界各國婦女的友好交往,向世界宣傳了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宣傳了福建改革和發展,展示了福建婦女事業的發展成就。

                                   
                                                     結束語:

百年滄桑,百年輝煌。
走過光輝歷程的福建女性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唱響巾幗之歌,在全面依法治國中彰顯巾幗之美,在全面從嚴治黨中奉獻巾幗之力,為建設新福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謝謝各位領導的參觀!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观看,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华人久久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不卡精品 | 中文字幕国产专区99 | 亚洲专区日韩专区欧美专区 | 中文字幕s级优女区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 亚洲亚洲影院第一页 |